【星空体育官网】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男女冠军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莱盖塞和阿尔玛兹·阿亚娜分别以2小时05分32秒和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并双双打破赛会纪录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,组织工作获赞誉
本届北京马拉松是自1981年创办以来的第43届赛事,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,组委会在赛事组织、医疗保障、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,赛道沿途设置了15个补给站,配备超过200名医护人员和50辆救护车,确保选手安全完赛,赛事还首次引入“绿色马拉松”理念,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参赛包和奖牌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:“北京马拉松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,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赛事推动全民健身,同时向世界传递低碳环保的理念。”
非洲选手表现强势,中国选手实现突破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莱盖塞从起跑阶段便占据领先位置,后半程更是凭借出色的耐力拉开差距,最终以2小时05分32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提高了1分08秒,赛后采访时,他激动地说道:“北京的氛围太棒了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巨大动力。”
女子组冠军阿尔玛兹·阿亚娜同样展现统治级表现,她在30公里后甩开所有对手,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夺冠,并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选手张新悦以2小时26分11秒获得女子组第四名,创下中国选手近五年在该赛事的最佳战绩。
业余跑者热情参与,暖心故事频现
除了专业选手的精彩表现,业余跑者的参与也为赛事增添了许多温情瞬间,67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4小时12分完成比赛,这是他连续第20年参加北京马拉松。“跑步让我保持健康,也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,”王建国说,“只要身体允许,我会一直跑下去。”
赛事还吸引了众多公益跑者,由听障跑者组成的“无声跑团”在志愿者手语引导下顺利完成比赛,他们的坚持赢得了沿途观众的阵阵掌声,慈善机构“阳光计划”通过本次赛事为山区儿童筹集了超过200万元善款。
科技赋能赛事,观赛体验升级
本届马拉松首次启用5G+AI技术,通过无人机和沿途摄像头实时追踪选手位置,为电视观众提供多角度直播画面,赛事APP还新增了“亲友加油”功能,观众可通过发送语音为选手实时鼓劲。
在终点奥林匹克公园,组委会设置了智能恢复区,选手可通过体测设备获取个性化恢复建议,来自上海的跑者李雯表示:“这些科技服务让参赛体验更贴心,明年我一定还会再来。”
未来展望:打造世界顶级马拉松品牌
随着2024年赛事的成功举办,北京马拉松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地位,赛事总监透露,未来将考虑增设残疾人组别,并进一步优化赛道设计,吸引更多顶尖选手参与。
作为中国马拉松运动的标杆赛事,北京马拉松不仅展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,更成为连接城市与市民、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,在全民健身战略的推动下,这项拥有43年历史的赛事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